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历史久远,但却不容忽视,这个朝代就连孔子的诸多思想都是受其影响,而孔子追求的一些儒家学派的正统思想以及奉行的礼乐制度,都是来自于这个朝代。
这个朝代就是西周王朝。在中国历史上,诸如商代或者西周这些王朝其实它们的前身都是部落。关于西周王朝的由来和发展,历史学家做了很多的考证,但因为时代的久远性,对西周人们还是不够了解,或者说了解西周的人物和历史都是来自于神话传说。
我们熟知的《封神演义》就是讲述西周的建立以及武王伐纣,进行封神的一个神话传说,在这个神话小说里,西周和商代的人以及历史真相被过多的神话所影响,我们以为的,看到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而是被后人改编或者加工过的历史。
在《封神演义》这部神话小说里,有说到商代的灭亡是因为纣王迷恋妲己,而妲己的罪行以及她的残忍,才导致了商朝的灭亡。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妲己在《封神演义》里被过度的妖魔化,而她本身是人,她只是一个女人 ,但历史却让她一个弱女子背负了这样的亡国的名声,不得不说历史对女人从来不会善待。
在周朝,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然而真正的历史事实却并非如此,褒姒固然美貌,但周幽王并不是昏庸至此。烽火戏诸侯其实就是把褒姒这个女人推上了历史的舞台,让她去承担亡国之罪,她和妲己的命运一样,红颜祸水,红颜是否真的祸水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周幽王宠爱褒姒,想让褒姒为后,但奇怪的是当时的皇后并没有错,相反皇后很有势力,但周幽王依然我行我素,让褒姒为后。
其实周幽王的作为并非他的爱有多深,而是他也有自己的算计,来达到自己的目得。历史真相都是有惊人的相似性,帝王的爱向来廉价,对女人宠幸多半是有政治目得,所以为了一个女人烽火戏诸侯,这种事情更是不可能发生,因此历史传说,只能当做传说,而不能当做正史来看。
真正的历史,是严谨而且考究的,想要真正去了解一个朝代的历史,那么正史是必须要看的。但市面上的正史相对枯燥,而且琳琅满目,想要找一本有趣而又相对解读精准的历史书,是非常难得。
就比如我们想要看西周王朝的历史,想要解开历史真相,那么看一本适合我们的书,是非常难的。在众多的西周历史书中,今天推荐的这本《简说西周史》却是一本通俗易懂,却又妙趣横生的书。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西周王朝的历史由来,讲到西周的发展,以及历任皇帝的事情,真实而又有观点的,将缠绕在很多人心中的历史真相解析出来,为我们还原了真实的西周历史。
一.《简说西周史》到底还原了哪些历史真相
西周王朝是一个被神化的王朝,在这个王朝诞生的神话足够让后世之人吃惊。历史的很多典故都来自西周。就比如“武王伐纣”、“烽火戏诸侯”、“孟津观兵”、“受命称王”、“成周大会”等等事件都来自于西周王朝,而这些事件在《简说西周史》这本书中都有体现。
在《简说西周史》这本书中,作者对西周历史的叙述和历史真相的洞悉以及讲解,都让我们对西周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可以说这本书虽然是简说西周的历史,但是事实上内容非常的详实,而且在这本书中作者加入了很多的思考和个人的见解。
作者的见解既让我们对历史的谜题有了洞悉和知晓的心理,又在他的推理和思考中为我们破开了历史谜题。读完这本书,你要是还不懂西周的历史,那就没有哪本书让我们收获更大了。
《简说西周史》的内容详实,对历史的解析颇有见解,很多人会想这个作者一定是专业的历史作家,然而并不是。这本书的作者叫唐封叶,他是一名历史爱好者,他毕业于苏州科技学院中文系。
一个中文系的作者写历史,写的如此的出彩,可见作者对历史的爱好和研究之深。在这本书中,唐封叶在写《简说西周史》的时候,他按照西周王朝的发展,以时间顺序从初期的周人始祖后稷降生,写到周平王迁都洛邑,以历代周王为主线,通过自己的中文功底以及历史积淀,用严谨而生动的文字,为我们介绍西周王朝近300年间的历史事件、风土人情、以及人物故事。
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但对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事件做了详细的解说,让我们看到了朝代更迭中女人的悲剧,并且让我们知道了周公旦的二次分封,以及周人始祖的来历。在这些相对神话的典故里,唐封叶抽丝剥茧,巧妙地将西周礼乐制度、土地制度、生活风俗、语言文学及近现代相关重要考古发现等知识穿插其中,全方位、多角度还原那段奠定中华文化走向但却因文献缺失而粗疏朦胧的上古史。
二.中国的礼乐制度由来
谈起西周历史,那就不得不对中国自古流传的“礼仪之邦”这四个字做介绍。中国的“礼仪之邦”就出自西周,而礼仪最早就出自西周,后被历皇帝所沿用,发展至今,中国的礼仪依然在,只是不断的在进化。
中国的礼乐制度在西周才有了较为完善的制度,而这个制度的设立让西周竟然毅力在世80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享年最久的王朝。不得不说礼乐制度的强大,这种软实力,真的是守国的重要实力。
礼乐制度的形成是出自周公旦,周公旦是周成王时期的摄政大臣。在成王即将要成年的时期,周公旦就想要还政于成王,他想要让成王风风光风的成年,还要为其举办一场“祭祀大典”。而“祭祀大典”的目的一个是向人们展示周王朝的强大,另一方面也是震慑肖小。
周公旦想要借此机会,对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军人进行论功行赏,让人们体会到国家对死去战士的关爱。因此他决定在“祭祀大典”的时候,做一个封神榜,让帝王对有功之臣封赏,彰显周王的爱民。
任谁也没有想到原来真正的“封神榜”由来是为死去的将士加封,而并非我们在《封神演义》中看的是给那些活着的人加封,并且让其封神。封神榜的来历并没有那么神奇,其实它就是一个政治化产物,目得不过是凝聚人心,彰显帝王仁义。
妖魔化的写法,以及扭曲历史事实的传说,让封神榜一度成为人们眼中神秘的,可以封神的产物,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武王时代,周人的祭祀之礼通常沿用上一个朝代,也就是周人沿用商代的祭祀之礼。然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自己的礼乐制度这是一个弊端,因此周公旦就坐不住了,他为了彰显新的朝代的强大,就早早的为迁都和设计礼乐制度做准备。
在制作西周的礼乐制度之时,周公旦并非凭空制造,而是他翻阅了大量前人的书籍,在参考夏、商代旧的制度基础上,又创造出了新的制度,为西周王朝的发展制定出了周人自己特色的礼乐制度。
关于“周公制礼作乐”的事情在《左传》、《礼记》中都有记载。中国最初的礼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生活礼仪,而是主要针对一些重要场合,就比如祭祀。祭祀在古代都非常的重视,因此早期的礼乐都是主要针对祭祀而设计。
周公制礼在《周礼》中有记载,据说有“吉、凶、军、宾、嘉”等五礼。吉礼就是队天地、日月星辰以及五岳等的祭祀之礼。凶礼则是指的是不好事情,比如丧礼、以及荒礼等。军礼自然就是征伐之礼以及校阅之礼,而宾礼则指的就是宾客之礼。嘉礼则就是一些好事情,比如一些节日或者活动庆祝之礼。
众所周知,制礼乐是非常重大而且任务量很大的事情,但是周公旦在本身很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决定要完善礼乐制度,这背后到底有哪些考究呢?
其实对这个问题,唐封叶在《简说西周史》这本书中也有提到,在他看来,西周是通过征战天下而得来的王朝,但是打仗容易守国难。一个国家的发展武力固然重要,但如果不会管理,没有礼乐制度的束缚和讲究,那么这个国家必然没办法让人们产生归属感。
因此周公旦制作礼乐制度,其目得就是看到商代的灭亡想要通过礼乐制度的核心来完整周代的统治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国家治理难题,提供过精神世界来维系一个朝代的长治久安。
礼乐看似是个无形或者仪式感的东西,但对人的影响往往要大于战争,毕竟展示只是一时的,而礼乐却是世世代代都被影响的。礼乐制度的完善,其实也加剧了西周在婚姻制度、宗法制度以及分封等制度的完善。确立的是一个国家真正的道德体系。
三.礼乐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带给了中国哪些利和弊
周公制礼,制出来的礼乐制度对中国的影响至深,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周公旦没有想到的是,他所主持设计的礼乐制度让西周经历了八百年春秋,也让周代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享年最久远的朝代,但正是因为这个制度的深入人心以及对中国人的影响,让这个制度沿用至今。
孔子的儒家思想,以及后世的很多思想,以及后世的礼乐制度其实很大一部分都受到了周代的礼乐制度影响。可以说在周公以前的中国人是巫鬼盛行。而从周公制礼之后,周人开始从巫鬼盛行的时代转变成了敬德保民的时代。
周公旦注重“德”,而他也是从“德”上奠基出了中国后世朝代更换的理论基础。而这也间接让中国后世流传起了,有德者才能服众的心理,让历代的皇帝和臣民开始注重德行。
一方面周公制礼对我们中国的发展有利,一方面又有着很多的弊端。比如周公的尊卑贵贱的的制度让中国人习惯了顺从,这点在女人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这种思想,让中国人无法做到人人平等,也不利于人们个性的发挥。
转自:民族史